加密借貸平台破產背後:高管紛爭與資金挪用引發行業反思

長期以來,某些商業模式始終存在於人類社會中:賭博、色情和借貸。其中賭博和色情業的長久生存依賴於對客戶欲望的刺激,而借貸業的持續發展更多依賴於放貸機構自身的誠信和抗風險能力。近期,一家知名加密借貸平台申請破產後,引發了行業內的這樣一番討論。

這家管理着超過3億美元信貸資產的加密借貸平台,曾獲得多家知名機構的支持。一些著名的投資基金以及業內知名人士都曾投資過這家公司,融資規模超過2500萬美元,在業內頗具分量。

它的突然倒閉,固然有"312黑天鵝"等事件的影響,但無論是破產申請文件上高達1-5億美元的負債,還是高管之間的公開爭鬥和法律訴訟,抑或是各方消息源指出的"內部人員"爭議,都不禁讓人懷疑這家"借貸平台"是否存在違規操作,踩踏監管紅線。它的倒閉背後所暴露出的混亂,是否也是加密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爲用戶,我們又該如何選擇?

高管利益紛爭與欺詐挪用

這家加密借貸平台的創立,本就帶有一定光環。

公開資料顯示,兩位聯合創始人都來自某知名支付公司,是早期金融科技的實踐者。聯合創始人兼CEO在該支付公司有6年的工作經歷,曾負責金融創新部門,後來加入一家股票交易公司擔任首席商務官。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曾是該支付公司中國區核心業務負責人。兩人於2017年創立了這家加密借貸平台的前身,並在2018年4月通過代幣發行進行了融資。

"某知名支付公司前高管"這樣的頭銜幫助他們在當時還較爲混亂的加密市場獲得了不少支持,大量融資也是在那時獲得的。

開局良好,一切看似順利,但水面下潛藏着不少問題。

高管之間的紛爭是該平台破產的表面原因。根據10月29日官方發布的聲明,該公司在處理"特定資產"時遇到了欺詐問題,正在與執法部門就此事進行合作。而在官方發聲的前幾天,10月26日,該平台就已解散了中文社群。

從後來披露的破產文件來看,上述所謂特定資產,應該是指該公司前首席投資官着手處理的資金。據報道,今年3月,該公司曾試圖成立一個新公司,幫助安排債券發行並監管加密資產管理。

但隨後不久,CEO與前首席投資官在公司控制權上產生了分歧。前者認爲後者僱傭了一名不合格且具有欺詐性的資產經理,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並試圖將自己設爲新公司的唯一董事,且拒絕歸還公司所有的"價值300萬美元比特幣"。

前首席投資官則向法院聲稱,新公司本就是一家獨立實體,他本人應當是該公司的唯一董事,而CEO等人的行爲無疑是想要發動"公司政變"。

雙方各執一詞,高管紛爭、訴諸法律是該平台當前對外呈現的狀態。CEO似乎試圖將公司不得不申請破產的原因歸咎於前首席投資官及其"挪用不還的資金"------但幾百萬美元的爭議款項相較高達數億美元的欠款,無疑是杯水車薪。

那究竟是什麼導致了該平台的崩塌呢?一位前員工提供了更多內幕信息。

聯合創始人挪用資金填補其他項目虧空?

該加密借貸平台的突發事件在英語世界引發了不小的關注。據該平台前資本市場負責人向某媒體透露,事件的關鍵在於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與該平台之間的一些糾葛。

據多個消息源透露,雖然這位聯合創始人是該平台的高管,但實際上他正逐漸遠離公司領導層。他在外部建立了一個與該平台類似的公司,其定位是"爲在線遊戲發行網站與玩家之間提供基於信用的支付方式",幫助玩家實現"先玩後付"的借貸業務。從社交網絡信息來看,有多位員工先後或同時在這兩家公司工作。而如今,這位聯合創始人的社交網絡信息已無法查詢,可能已被刪除。

爲了推動自身業務增長並幫助這位聯合創始人,該加密借貸平台前後共向其新公司貸出超3900萬美元,相關款項爲該平台創造15%-24%的年化利息收益。

公開信息顯示,這家註冊在香港的新公司在中國大陸全資控股一家信息技術公司,這位聯合創始人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而某知名投資機構的創始合夥人擔任董事。這位聯合創始人還曾擔任另一家通信科技公司的董事,並與上述投資人在2016年2月共同卸任董事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這家通信科技公司在國內推出的"先玩後付"產品曾獲得某知名投資機構數千萬美元的投資。該公司旗下還有一款現金貸產品,目前這些產品均已下線。網路上還有大量關於該現金貸產品放款和催收的信息,並有討論帖稱,在2018年8月7日已經暫停放款。

2017年12月開始,中國便開始對現金貸進行嚴厲監管。這意味着這位聯合創始人先後從事了現金貸和代幣發行兩項被禁止的業務。而其現金貸產品暫停業務後,是否又私下開啓新的現金貸項目,我們未能從公開資料中查證。

根據該加密借貸平台向法庭提供的破產文件,由於3月份新冠疫情導致的資本市場"連鎖崩潰",其現金流一度捉襟見肘。在危急時刻,這位聯合創始人又以個人名義向該平台提供了300個比特幣的貸款。

令人費解的是,這兩家公司之間的頻繁拆借中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相關的拆借信息鮮有文字材料可供查閱。另一方面,根據該平台部分前員工集體向媒體披露,在經歷極端市場衝擊導致現金流緊張以及獲得300個比特幣的私人貸款後,關於此前3900多萬美元如何繼續償還、以怎樣的利率償還等問題,卻沒有了後續的方案。而該平台向法庭提交的文件中聲稱,存在一個"重新協商的還款方案"。

這些前員工還補充了更多細節:該平台並未嘗試去追討那筆資金,而投資委員會的相關訴求也均被CEO駁回。

至此,我們可以確定,該平台的高管之間無論關係如何,事實上存在着資金拆借卻不追討的現象。從該平台的業務模式來看,他們依靠客戶質押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等數字資產來放貸收息進而爲公司創收,但無論是其向法庭提交的法律文件,還是從事後一衆員工及其他消息源透露的情況來看,該平台難逃"私自挪用客戶資產"的嫌疑。

除了這家平台,其他中心化金融平台值得信任嗎?

與衆多P2P網貸平台在中國大陸被清退、關停時的場景類似,這家加密借貸平台的倒閉伴隨着不少悲慘故事。據報道,許多前員工將自己和親人的資金都投入平台中,有人甚至損失了36年的積蓄,社交媒體上更是聚集了超過400名受損客戶分享他們的遭遇。

那麼如今已經申請破產的這家平台可能面臨怎樣的處理方案呢?

根據法庭方面的公告,該平台破產申請的相關聽證會已經在11月10日召開,目前該平台尋求適用《破產法》第11章,這意味着它可以"重組"並正常運營,尚存一線可能性能調動其一些固有優勢資源周轉還債,或許是對客戶們最有利的選擇。

但考慮到該平台內部復雜的財務狀況,以及高達可能5億美元的債務,它的申請也有可能被駁回,而被判爲適用相關法律的第7章,這意味着它要進入"破產清算"階段。

屆時,該平台將不得不停止所有運營,並由法庭指定"受托人"清算其資產,並用於償還客戶資產。在這種情況下,客戶的資產會按照一定的優先級償還,這意味着如果清算後的資產不多,那一些客戶的資產就可能無法得到償還。這對於那些"不那麼重要的"債權人而言,他們的財產權可能就無法得到保障。

從整個加密行業來看,中心化金融中借貸業務的發展是迅猛且規模可觀的,這家平台的競爭對手數量衆多,他們的在貸餘額一般在幾億美元至幾十億美元不等,例如某平台在11月10日公布其管理的加密資產已超過22億美元。

這在加密行業內已然是不小的數額,這些貸款的另一端可能是行業內舉足輕重的礦工、交易員、交易所或者做市商,再往下一層是衆多普通的"幣圈投資者"------他們的資金是如何被托管的,有沒有被挪用呢,拆借後是如何歸還的呢,甚至,這其中是否存在循環借貸這樣的高風險操作呢......這些我們都無從得知。

這家平台的倒閉是一面鏡子,時刻提醒着所有投資者這個行業仍然存在着諸多風險與隱患,透明、可審計以及自主應該是每一位普通投資者的資產處置追求。

今年持續火熱的流動性挖礦率先幫用戶揭開了去中心化金融的神祕面紗,在這家機構暴雷、中心化金融發展受阻的當下,雖然挖礦熱潮退去,但相信去中心化金融展現的無需許可、公開透明與自由可控的魅力更值得我們思考、品鑑與實踐。

BTC-1.0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9
  • 分享
留言
0/400
瓦斯烧烤大师vip
· 07-22 20:30
又一个资金盘暴雷 gg
回復0
币圈相声社vip
· 07-22 05:18
这波算是金融史上最贵的内部消化演习了
回復0
闪电梭哈侠vip
· 07-21 13:31
又有猪给割了
回復0
空投碰瓷哥vip
· 07-19 21:13
又是一家跑路的 谁还敢玩?
回復0
Floor_Sweepervip
· 07-19 21:11
又一个资金盘暴雷啦
回復0
MetaverseMigrantvip
· 07-19 21:11
割完就跑是吧
回復0
BearMarketSurvivorvip
· 07-19 21:02
又一个打着创新旗号的老骗局…
回復0
matic填坑工vip
· 07-19 20:55
还不如拿去割韭菜呢
回復0
fren_with_benefitsvip
· 07-19 20:48
又一个被tm的内鬼搞垮了...
回復0
查看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