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经济面临高通胀和加息预期,亚洲加密资产ETF时代拉开帷幕本月美国经济数据呈现高通胀但GDP增速不及预期的态势,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滞胀"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加上地缘冲突的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美股和日股回调明显,而欧洲市场表现相对稳定,显示全球投资者并未普遍担忧系统性风险。尽管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些波动,比特币一度跌破6万美元,但4月29日香港批准加密资产ETF的消息为市场带来了积极信号,表明增量资金仍在持续流入,市场前景依然看好。年初时,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持续下降的推动下,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有所缓解。然而,随后通胀数据不断攀升,降息预期也随之降低。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五月不会降息,甚至有少数观点认为可能会继续加息。当前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似乎正处于"滞胀"状态——高通胀伴随低增速。美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仅1.6%,远低于预期;而核心PCE物价指数一季度增长3.7%,超出预期。即便剔除能源和食品因素,美国通胀仍然严重。美国经济态势从年初的"高增速、低通胀"迅速转变为"滞胀危机",未来重点将是如何应对通胀问题。市场上极少数人开始押注继续加息,但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是延后降息时间、减少降息次数和幅度。美国当前通胀受到原材料价格、就业市场和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随着商品价格趋于合理、劳动力市场再平衡、二手车价格继续回落等因素作用,美国核心通胀有望回落。美联储官员整体态度偏向温和,并未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加息,这可能意味着美国有其他政策工具来应对通胀问题。因此,尽管当前美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但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本月地缘冲突频发,也是导致资本市场出现波动的因素之一。目前看来,中东局势相对克制,没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在现代社会,大国核威慑下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小,地缘政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往往是短暂的。即使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及北约的冲突,俄罗斯股市目前也几乎恢复了战争以来的全部跌幅。因此,本月战争影响只是一个暂时性变量。美股在连续5个月上涨后,终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纳斯达克指数最低触及120日线。美股走势主要反映了降息预期的变化,地缘冲突是次要因素。科技股估值与流动性直接相关,降息预期推迟将压缩科技股的估值空间。日本股市本月也出现较大回调,主要是受日元贬值影响,导致投资者抛售日本资产。此外,日元和美元的协同性较强,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也是日元近期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美日股市表现不佳,但其他国家股市并未出现明显回调。法国CAC40和德国DAX保持坚挺,印度孟买Sensex30仍在70000点以上波动。美股此次回调很可能只是市场对预期变化和突发事件的反应,并未显示明显的系统性风险。加密货币市场本月走势不佳,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6万美元,以太坊最低跌破2800美元。自3月中旬创新高后,比特币进入调整期,已持续一个半月。地缘冲突和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加剧了市场波动。目前,加密市场与传统资产走势呈现强相关性,比特币价格与英伟达股价近一年来表现出惊人的相关性。这种强相关性引人深思,目前尚无公认解释。理论上,如果比特币被市场共识为"电子黄金",其走势应与黄金相关,在地缘冲突时期应该上涨而非下跌。从黄金价格走势可以看出,黄金在中东冲突期间创下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其避险属性。这种情况可能表明,目前比特币走势已经与美国ETF紧密相连。整个四月,ETF呈现净流出趋势。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的价值存储工具,其最显著特征是没有任何人有权发行或销毁。然而,目前单一国家的ETF已拥有比特币的定价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去中心化属性背离。幸运的是,4月29日中国香港正式批准了6支虚拟资产现货ETF,包括3支比特币ETF和3支以太坊ETF。这些ETF产品在费用结构、交易效率和发行策略上各有特色,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ETF类别上已领先美国,目前美国尚未批准以太坊现货ETF。机构预测,这六支ETF可能为加密市场带来1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最新消息显示,澳大利亚也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比特币ETF。多国ETF的上市有助于在二级市场维护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属性,避免单一机构或国家垄断定价权。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推出比特币现货ETF,大型投资者的持仓将更加分散。届时,比特币在二级市场的定价权也将呈现去中心化特征,可能回归其作为电子黄金的本质价值。总的来说,4月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一些波动,但并未出现广泛的金融危机迹象。香港比特币ETF的获批标志着亚洲金融市场在加密货币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可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新引爆点。这一进展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资产配置选择,也可能推动加密货币市场向更成熟、规范的方向发展,预示着新的投资机遇和市场趋势的诞生,同时推动二级市场比特币定价权的去中心化进程。
亚洲加密ETF起航 全球比特币定价权重构
美国经济面临高通胀和加息预期,亚洲加密资产ETF时代拉开帷幕
本月美国经济数据呈现高通胀但GDP增速不及预期的态势,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滞胀"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加上地缘冲突的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美股和日股回调明显,而欧洲市场表现相对稳定,显示全球投资者并未普遍担忧系统性风险。尽管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些波动,比特币一度跌破6万美元,但4月29日香港批准加密资产ETF的消息为市场带来了积极信号,表明增量资金仍在持续流入,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年初时,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持续下降的推动下,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有所缓解。然而,随后通胀数据不断攀升,降息预期也随之降低。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五月不会降息,甚至有少数观点认为可能会继续加息。
当前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似乎正处于"滞胀"状态——高通胀伴随低增速。美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仅1.6%,远低于预期;而核心PCE物价指数一季度增长3.7%,超出预期。即便剔除能源和食品因素,美国通胀仍然严重。
美国经济态势从年初的"高增速、低通胀"迅速转变为"滞胀危机",未来重点将是如何应对通胀问题。市场上极少数人开始押注继续加息,但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是延后降息时间、减少降息次数和幅度。美国当前通胀受到原材料价格、就业市场和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随着商品价格趋于合理、劳动力市场再平衡、二手车价格继续回落等因素作用,美国核心通胀有望回落。
美联储官员整体态度偏向温和,并未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加息,这可能意味着美国有其他政策工具来应对通胀问题。因此,尽管当前美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但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
本月地缘冲突频发,也是导致资本市场出现波动的因素之一。目前看来,中东局势相对克制,没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在现代社会,大国核威慑下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小,地缘政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往往是短暂的。即使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及北约的冲突,俄罗斯股市目前也几乎恢复了战争以来的全部跌幅。因此,本月战争影响只是一个暂时性变量。
美股在连续5个月上涨后,终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纳斯达克指数最低触及120日线。美股走势主要反映了降息预期的变化,地缘冲突是次要因素。科技股估值与流动性直接相关,降息预期推迟将压缩科技股的估值空间。
日本股市本月也出现较大回调,主要是受日元贬值影响,导致投资者抛售日本资产。此外,日元和美元的协同性较强,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也是日元近期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美日股市表现不佳,但其他国家股市并未出现明显回调。法国CAC40和德国DAX保持坚挺,印度孟买Sensex30仍在70000点以上波动。美股此次回调很可能只是市场对预期变化和突发事件的反应,并未显示明显的系统性风险。
加密货币市场本月走势不佳,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6万美元,以太坊最低跌破2800美元。自3月中旬创新高后,比特币进入调整期,已持续一个半月。地缘冲突和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加剧了市场波动。
目前,加密市场与传统资产走势呈现强相关性,比特币价格与英伟达股价近一年来表现出惊人的相关性。这种强相关性引人深思,目前尚无公认解释。
理论上,如果比特币被市场共识为"电子黄金",其走势应与黄金相关,在地缘冲突时期应该上涨而非下跌。从黄金价格走势可以看出,黄金在中东冲突期间创下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其避险属性。
这种情况可能表明,目前比特币走势已经与美国ETF紧密相连。整个四月,ETF呈现净流出趋势。
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的价值存储工具,其最显著特征是没有任何人有权发行或销毁。然而,目前单一国家的ETF已拥有比特币的定价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去中心化属性背离。
幸运的是,4月29日中国香港正式批准了6支虚拟资产现货ETF,包括3支比特币ETF和3支以太坊ETF。这些ETF产品在费用结构、交易效率和发行策略上各有特色,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ETF类别上已领先美国,目前美国尚未批准以太坊现货ETF。机构预测,这六支ETF可能为加密市场带来1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
最新消息显示,澳大利亚也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比特币ETF。多国ETF的上市有助于在二级市场维护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属性,避免单一机构或国家垄断定价权。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推出比特币现货ETF,大型投资者的持仓将更加分散。届时,比特币在二级市场的定价权也将呈现去中心化特征,可能回归其作为电子黄金的本质价值。
总的来说,4月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一些波动,但并未出现广泛的金融危机迹象。香港比特币ETF的获批标志着亚洲金融市场在加密货币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可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新引爆点。这一进展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资产配置选择,也可能推动加密货币市场向更成熟、规范的方向发展,预示着新的投资机遇和市场趋势的诞生,同时推动二级市场比特币定价权的去中心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