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聚合铭文市场,谁就掌控了铭文市场的下半场。铭文市场的潜在爆发点有哪些?
在 ORDI 价格突破前高回落后,SATS 价格持续拉升,市值一 度超越 ORDI,颇有后来居上,抢占龙一的感觉。头部铭文的市 值已出现追赶头部 meme 市值的态势。目前看来,铭文市场的上 半场竞争已经结束,头部铭文的地位基本确定。
这几周,错过 BRC-20 的用户疯狂涌入各大公链,希望能从 各公链的头部铭文上找补回来今年错失的暴富机会。各公链也积 极响应,相继建立了自己链上的铭文市场,既能引流大量用户,又能通过打铭文增加交互,还能趁机拉升币价,何乐不为。虽然 加重了各位熬夜打铭文玩家的任务,但确实不少人赚取了数十倍 甚至上百倍利润。
这个过程也让圈内用户看清一些事实。部分号称技术为王的公链,打个铭文,就崩溃。有的链几小时甚至几天无法完成链上 转账。一夜之间,铭文成为了检验公链性能和技术团队实力的试 金石。
从当前资讯来看,老牌公链经过多年的锤炼,确实性能上更稳定。团队面对临时出现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更加老练。比如 Polygon、Near、Avalanche、Solana 等老牌公链,打铭文的用户体验明显超越其它新链(BSC 链虽然 会卡,但没有崩溃)。
铭文市场的潜在爆发点有哪些❓
目前铭文市场依旧是在延续上一轮 meme 的「动物园行情」,但公链数量有限、圈内资金总量有限,等热度退去,最终每条链 只有头部铭文才有价值。
刻舟求剑,每次「动物园行情」都创造出了大量资产,后续 一定会出现在这些资产上「搭积木」的套娃玩法,这就是我们经 常说的「Fi 化」。之前 DeFi 的出现就是因为 ERC20 出现后,市 场上产生了大量的 token,与其让资产闲置,不如全部放入 DeFi 中挖矿。后面 NFT 市场繁荣,也是同样的剧情。市场中创造了峰 值 320 亿美元的 NFT 资产,从而带动了一波 NFTFi、GameFi 和 SocialFi。
本质上,圈内的新兴资产都是潜在的 TVL。铭文的流动性比 token 差,但比 NFT 好。铭文市场的下半场一定也会围绕这些铭 文资产「Fi 化」做文章,毕竟这么一大笔资产分散、闲置在用 户手上,资产的使用效率太低。
铭文「Fi 化」按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产品大概可以分为 三类:⬇️
1⃣️一是非跨链型铭文抵押借贷。这一类最容易实现,毕竟铭文 属于半中心化的资产,曾经做过借贷协议或者 NFTfi 的团队都能 迅速完成产品的链上部署(目前已有项目宣布要部署)。这一类 产品的难点在于对不同铭文资产流动性和超额抵押率的测算,铭 文价格上涨时不会出现问题,一旦暴跌,清算会成为这类产品的 致命问题,此时荷兰拍或许不再是最好选择,主动清算会更有效。当然对于波动过大、深度较低的铭文资产也要避免闪电贷的风险。这些细节不在此赘述。
2⃣️二是非跨链型铭文质押挖矿。提供铭文链上交易对,进行质 押挖矿。可以做单池,也可以做多池。还可以进一步通过锁仓做 Boost,用 veToken 的高 APY 快速提升池子深度。这一类产品的 难点在于铭文资产的半中心化属性,而且铭文的流动性和深度都 会导致铭文交易对的波动较大。这个问题是铭文资产天生的缺陷。或许可以考虑在用户 stake 铭文资产的时候用适当的联合曲线,在一定周期内,熨平铭文资产波动率。但这种对于挖矿模型设计 要求较高,本质上是在铭文资产进入池子后,做高频量化,而且 同样受到铭文市场大周期影响。
3⃣️三是跨链型铭文资产管理产品。这类产品或许是铭文市场下 半场的终极形态。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在任意链存入铭文资产,获 取对应 token 的收益,相当于铭文的理财产品。而平台相当于全 链铭文的交易所,目前几大交易所都是采取这样的模式,只是还 没有到需要通过铭文理财产品揽存的时候。但同前两类产品一样,在铭文市场崩盘时,平台会存在极大风险。
综上所述,铭文资产天生存在流动性不佳的问题,加上各链 各类铭文链上协议标准各异,无法 swap,更无法跨链,用户依 旧只能使用 U 作为媒介进行交易,极大的阻碍的铭文资产的 Fi 进程。
铭文资产也走到了十字路口,难道注定和 NFT 资产一样会错 失 Fi 化?
(数据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