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ChatGPT之父阿爾特曼的十大成功法則
ChatGPT和WorldCoin創始人阿爾特曼的成功之道
科技界新一代領軍人物呼之欲出,OpenAI創始人兼CEO山姆·阿爾特曼無疑是最熱門的人選之一。比爾·蓋茨曾評價公司的ChatGPT產品,其重要性堪比互聯網誕生。
38歲的阿爾特曼擁有令人羨慕的職業生涯。19歲時他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輟學創業;26歲時成功出售公司獲得4300萬美元;29歲開始管理美國頂級創業孵化器YC,5年內將其規模擴大十倍;30歲時,他與一羣頂尖企業家共同創立了OpenAI,躋身全球頂級創業者行列。
硅谷創業導師Paul Graham曾這樣評價阿爾特曼:"如果把他放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島上,5年後他一定會成爲那裏的領袖。"
2019年即將就任OpenAI CEO時,阿爾特曼撰寫了一篇博客,總結了他的創業心得。雖然標題平實無奇,但內容卻字字珠璣,至今仍被硅谷創投圈奉爲圭臬。以下是文章的主要觀點:
複利化成長
阿爾特曼強調複利的重要性,認爲指數增長是創造財富的關鍵。一家中等規模的企業,如果每年增長50%,幾年後就可能成爲行業巨頭。雖然具有網路效應和高度擴展性的行業不多,但技術進步爲此創造了可能。
個人職業發展也應追求複利效應。可以通過利用資本、技術、品牌、網路效應或從事管理工作來實現這一目標。
絕對自信
阿爾特曼觀察到,最成功的人往往自信到近乎狂妄的地步。這種自信使他們能夠產生逆向思維,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對於創業公司的CEO來說,自信對於激發團隊士氣至關重要。
然而,自信也可能導致自大。阿爾特曼的應對之策是,假設批評是正確的,並據此調整計劃。創業者需要在保持自信和自我認知之間找到平衡。
獨立思考
創業需要原創性思維,這種能力很難在學校裏習得。阿爾特曼推崇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即從問題本質出發,提出新的創意。
他還有兩點心得:第一,失敗是常態,量變引發質變;第二,壓力往往能激發靈感,當你缺乏靈感時,可能是因爲面臨的挑戰不夠艱巨。
重視銷售
自信需要配合說服他人的能力。阿爾特曼認爲,無論從事什麼工作,本質上都是在進行自我銷售。一個優秀的銷售需具備好的想法、強大的溝通能力、個人魅力和執行力。
他特別強調了書面溝通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創業公司CEO親自參與"打單"的必要性。
保持專注
專注可以讓工作事半功倍。阿爾特曼觀察到,成功人士都會花大量時間思考應該專注於哪些事情。一旦確定了方向,就要迅速行動,將精力集中在少數幾件最重要的事情上。
努力工作
阿爾特曼認爲,聰明加勤奮是成功的關鍵。他強調,創業難以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勤奮往往能帶來驚人回報,這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樂趣。
他建議盡早開始努力工作,以獲得更長的複利效應。同時,他也提醒不要透支身體,建議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
任性一點
阿爾特曼鼓勵創業者要有一定的"任性"。只要足夠堅持,世界就有可能按你的意願改變。他以Airbnb爲例,說明了堅持不懈的重要性。
保持樂觀是維持這種堅持的關鍵。阿爾特曼認爲,樂觀是可以通過練習提升的性格特徵。
打造人際網路
一個人事業的上限往往取決於他能聚集多少優秀人才。阿爾特曼建議:多幫助他人、保持良好聲譽、結交積極向上的人。他特別強調了挖掘人才的重要性,建議關注一個人的潛力而非當前成就。
擁有增值資產
阿爾特曼指出,真正致富的關鍵是擁有能迅速增值的資產,如企業、房地產、自然資源或知識產權。他認爲,創造出人們需要的東西是最佳的致富方式。
保持內驅力
在招聘時,阿爾特曼最看重的是應聘者是否具有內驅力。他認爲,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靠自我驅動的,他們做事是爲了自我滿足,而非取悅他人。當一個人已經擁有金錢和地位後,只有內驅力才能推動他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