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最新
熱門
資訊
我的主頁
發布
掃描下載 Gate App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鸠摩智
2025-08-10 13:23:43
關注
以太坊漲完之後,下一個是什麼?
近期,以太坊的強勢漲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隨着Tom Lee旗下的Fundstrat完成了以太坊的戰略性建倉,人們不禁開始追問:在比特幣、以太坊之後,下一個會是誰?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隱藏在資本運作的邏輯裏。
一、比特幣用了幾年,以太坊只用了幾周
MicroStrategy從2020年開始建立比特幣儲備,一步步將比特幣推上了傳統金融的舞臺。這個過程用了好幾年。而Tom Lee僅用了幾個星期,就完成了以太坊的財庫配置。
這並不只是個人節奏的差異,而是整個加密行業進入“壓縮式爆發”的信號。早期的路徑需要幾年試錯,如今只要幾周就能完成模仿甚至超越。
那麼下一個呢?如果說華爾街還會繼續深入加密領域,除了比特幣和以太坊,他們還能選擇什麼?
二、大週期結束,資本需要新的敘事
在討論“下一個”之前,先來看一個更宏觀的背景:
過去五六十年,全球資本的增長敘事建立在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之上。無論是社交、電商,還是平台經濟、流量紅利,幾乎所有主流機會都已被充分挖掘,傳統美股的遊戲空間越來越小。
資本逐利不息。當傳統敘事觸頂,資金必然尋求新故事。
當前,只有兩個方向真正具備爆發潛力:AI 和 Web3。
AI有極高的門檻和算力壁壘,普通人難以參與。而Web3的入口更低,具備開放性結構,更容易成爲新一代金融工具與資產平台。
這就是華爾街走向Web3的深層動力:老世界難以再造財富神話,新世界才有可能誕生巨額回報。
三、NFT:下一個被“戰略囤積”的標的?
那麼,Web3中最可能成爲下一個比特幣、以太坊的是誰?
答案或許是:NFT,尤其是CryptoPunks這樣的頭部資產。
CryptoPunks並不是單純的“頭像”,而是一種數字原生的稀缺資產,總量只有1萬個。如果說比特幣是“數字黃金”,Punks更像是“鏈上蒙娜麗莎”。
目前已經有基金公司開始將CryptoPunks納入財庫。一旦有公司模仿MicroStrategy與Tom Lee的做法,將Punks當作戰略資產進行集中囤積,整個市場的估值邏輯將被徹底重塑。
舉個例子:如果一家機構按照5%的佔比去買CryptoPunks,就要買入500個。這正是Fundstrat之於以太坊的做法。接下來,或許還會有人用類似的思路,去囤積像Azuki、企鵝、Fidenza等“下一代以太坊級NFT”。
四、從清倉到重倉:紅利正在加速消失
如果把整個行業發展分爲四個階段,可以簡單理解爲:
非主流人羣清倉試水
非主流人羣重倉信仰
主流人羣開始試探清倉
主流人羣大規模重倉
我們現在正處於第三階段向第四階段過渡的臨界點。
Michael Saylor、Tom Lee這樣的人物,既不是最傳統的華爾街主流,也不是純粹的加密原住民,他們的重倉,標志着主流資金正在大舉進入,而這通常意味着:剩下的紅利窗口不多了。
從MicroStrategy花幾年時間買入比特幣,到Tom Lee用幾周時間布局以太坊,未來若有機構布局NFT,可能只用幾天。
紅利正以螺旋加速的方式消失,錯過比特幣的人買了以太坊;錯過以太坊的人,很可能只能盯上NFT了。
五、用收藏品邏輯看NFT財庫化
如果你覺得公司把NFT納入財庫聽起來“離譜”,不妨換個視角。
現實世界中,很多上市公司會配置藝術品、古董等稀缺資產,作爲企業價值背書。NFT本質上不過是數字原生收藏品,一旦數字原生資產成爲公司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就像當年石油、黃金、土地一樣,可以推高公司估值、賦能市場敘事。
CryptoPunks或許將成爲NFT世界的比特幣,而某些生成藝術類NFT則是“以太坊邏輯”的延伸。未來,財務公司持有NFT也許不再是“創新”,而是“標配”。
六、提前兩三年布局,才是散戶的勝算
在機構紛紛重倉之後才進場,通常已經失去了最大回報的窗口。
你看到MicroStrategy布局比特幣、才去買比特幣,漲幅早已收窄;你看到Tom Lee建倉以太坊、才買以太坊,已經錯過低估機會。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最大的勝算永遠來自提前布局兩三年。
這就是研究的價值,也是我們做投研的根本目的。
結語
未來不會等待觀望者。比特幣、以太坊的邏輯已經被驗證,而下一個故事,可能已經在NFT的暗處悄然展開。
是繼續圍觀?還是提前布局?選擇權仍在我們手中。
ETH
2.99%
BTC
3.67%
GARD
-4.3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
聲明
。
21人點讚了這條動態
讚賞
21
1
轉發
分享
留言
0/400
留言
鸠摩智
· 08-10 13:27
短期投机者追逐利润,长期主义者创造历史! PIJS的每一步都为了构建可持续的 DeFi 生态,你准备好加入这场变革了吗?
回復
1
話題
#
ETH突破$4700
26k 熱度
#
CPI數據來襲
29k 熱度
#
曬出我的Alpha積分
116k 熱度
#
Circle推出穩定幣區塊鏈ARC
3k 熱度
#
比特幣市值超越亞馬遜
20k 熱度
置頂
🎉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Gate 2025年中社區盛典】內容達人TOP 10更新啦!
行情分析派?幣種研究派?新聞挖掘派?還是活動分享派?風格各異,總有你喜歡的!
⏳ 投票只剩2天,快來爲你心中的達人加油助力!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在【廣場】互動就能拿助力值,每30值就能抽一次大獎!
🎁 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裝、合約體驗券等你抱走!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4
🏆 Gate 廣場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開戰,誰能問鼎百萬礦王寶座?
現在參與 Gate ETH 鏈上挖礦 + 在廣場曬挖礦收益圖,就有機會瓜分 $400 曬圖登榜獎池!
百萬額度質押,穩穩拿 5% 收益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446
🥇 收益最高曬圖用戶 1 位 * $200 合約體驗券
✨ 優質曬收益用戶 10 位 * $20 合約體驗券每人
📸 參與方式:
1️⃣ 帶話題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發廣場貼
2️⃣ 曬 Gate ETH 挖礦截圖 + 一句話感言:“我靠 Gate ETH 挖礦賺了 ____,ETH百萬礦王誰敢來挑戰!”
💡 想更容易中獎?可以分享質押教程、挖礦技巧、經驗心得、活動推廣!
⏳ 8月12日 12:00 - 8月16日 24:00(UTC+8)
⛏️ 礦王們,開挖!看看誰才是真正的 ETH 收益之王!
#ETH#
🚀 以太坊今晨衝上 $4,600,24h 漲幅 +8.69%!
距離歷史高點 $4,891 只差一點,你覺得這波能衝破嗎?
📍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投票 + 留言理由
🎁 抽 4 位瓜分 $100 合約體驗券!
還不知道如何參與Gate廣場內容挖礦賺取收益?
速速碼住下圖:內容挖礦參與五部曲 👇️
教你快速掌握賺取最高達 10% 挖礦返佣收益技巧!
網站地圖
以太坊漲完之後,下一個是什麼?
近期,以太坊的強勢漲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隨着Tom Lee旗下的Fundstrat完成了以太坊的戰略性建倉,人們不禁開始追問:在比特幣、以太坊之後,下一個會是誰?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隱藏在資本運作的邏輯裏。
一、比特幣用了幾年,以太坊只用了幾周
MicroStrategy從2020年開始建立比特幣儲備,一步步將比特幣推上了傳統金融的舞臺。這個過程用了好幾年。而Tom Lee僅用了幾個星期,就完成了以太坊的財庫配置。
這並不只是個人節奏的差異,而是整個加密行業進入“壓縮式爆發”的信號。早期的路徑需要幾年試錯,如今只要幾周就能完成模仿甚至超越。
那麼下一個呢?如果說華爾街還會繼續深入加密領域,除了比特幣和以太坊,他們還能選擇什麼?
二、大週期結束,資本需要新的敘事
在討論“下一個”之前,先來看一個更宏觀的背景:
過去五六十年,全球資本的增長敘事建立在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之上。無論是社交、電商,還是平台經濟、流量紅利,幾乎所有主流機會都已被充分挖掘,傳統美股的遊戲空間越來越小。
資本逐利不息。當傳統敘事觸頂,資金必然尋求新故事。
當前,只有兩個方向真正具備爆發潛力:AI 和 Web3。
AI有極高的門檻和算力壁壘,普通人難以參與。而Web3的入口更低,具備開放性結構,更容易成爲新一代金融工具與資產平台。
這就是華爾街走向Web3的深層動力:老世界難以再造財富神話,新世界才有可能誕生巨額回報。
三、NFT:下一個被“戰略囤積”的標的?
那麼,Web3中最可能成爲下一個比特幣、以太坊的是誰?
答案或許是:NFT,尤其是CryptoPunks這樣的頭部資產。
CryptoPunks並不是單純的“頭像”,而是一種數字原生的稀缺資產,總量只有1萬個。如果說比特幣是“數字黃金”,Punks更像是“鏈上蒙娜麗莎”。
目前已經有基金公司開始將CryptoPunks納入財庫。一旦有公司模仿MicroStrategy與Tom Lee的做法,將Punks當作戰略資產進行集中囤積,整個市場的估值邏輯將被徹底重塑。
舉個例子:如果一家機構按照5%的佔比去買CryptoPunks,就要買入500個。這正是Fundstrat之於以太坊的做法。接下來,或許還會有人用類似的思路,去囤積像Azuki、企鵝、Fidenza等“下一代以太坊級NFT”。
四、從清倉到重倉:紅利正在加速消失
如果把整個行業發展分爲四個階段,可以簡單理解爲:
非主流人羣清倉試水
非主流人羣重倉信仰
主流人羣開始試探清倉
主流人羣大規模重倉
我們現在正處於第三階段向第四階段過渡的臨界點。
Michael Saylor、Tom Lee這樣的人物,既不是最傳統的華爾街主流,也不是純粹的加密原住民,他們的重倉,標志着主流資金正在大舉進入,而這通常意味着:剩下的紅利窗口不多了。
從MicroStrategy花幾年時間買入比特幣,到Tom Lee用幾周時間布局以太坊,未來若有機構布局NFT,可能只用幾天。
紅利正以螺旋加速的方式消失,錯過比特幣的人買了以太坊;錯過以太坊的人,很可能只能盯上NFT了。
五、用收藏品邏輯看NFT財庫化
如果你覺得公司把NFT納入財庫聽起來“離譜”,不妨換個視角。
現實世界中,很多上市公司會配置藝術品、古董等稀缺資產,作爲企業價值背書。NFT本質上不過是數字原生收藏品,一旦數字原生資產成爲公司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就像當年石油、黃金、土地一樣,可以推高公司估值、賦能市場敘事。
CryptoPunks或許將成爲NFT世界的比特幣,而某些生成藝術類NFT則是“以太坊邏輯”的延伸。未來,財務公司持有NFT也許不再是“創新”,而是“標配”。
六、提前兩三年布局,才是散戶的勝算
在機構紛紛重倉之後才進場,通常已經失去了最大回報的窗口。
你看到MicroStrategy布局比特幣、才去買比特幣,漲幅早已收窄;你看到Tom Lee建倉以太坊、才買以太坊,已經錯過低估機會。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最大的勝算永遠來自提前布局兩三年。
這就是研究的價值,也是我們做投研的根本目的。
結語
未來不會等待觀望者。比特幣、以太坊的邏輯已經被驗證,而下一個故事,可能已經在NFT的暗處悄然展開。
是繼續圍觀?還是提前布局?選擇權仍在我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