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Crypto视角:重新认识股票代币化浪潮长期浸淫在Crypto领域的我们,常常陷入一种狭隘的思维模式。我们习惯性地评判事物时总是先问:"这对Crypto有什么好处?Crypto需要这个吗?能炒作吗?"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之为"Crypto本位"。然而,当我们讨论股票代币化这个话题时,或许需要跳出这种固有思维,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也许不是Crypto需要股票,而是股票需要Crypto。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CEO,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传统股票市场,每天交易时间有限,周末和节假日休市,且存在严格的地域限制。另一个是全天候运作的市场,全球任何有网络的人都可以参与交易你的股票。哪个选择更具吸引力?更进一步,如果你的股票代币不仅可以交易,还能在去中心化借贷平台上抵押借出稳定币?如果是分红股,甚至可能像某些代币那样被更多协议集成,成为各类收益产品的基础资产?这些都将为你的股票带来更多流动性和应用场景。显然,后者提供的全天候全球化交易环境对上市公司来说更有吸引力。长此以往,拥有更多交易时间和用户基础的链上股票将获得更多流动性,最终可能掌握定价权。这就是股票代币化对传统股票市场的潜在冲击。有人可能会质疑,股票代币化已经讨论多年,为何现在突然成为热点?确实,从2017年开始就有不少项目在探索股票代币化,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包括监管限制以及推动时机和主体的问题。在2024年之前,推动股票代币化的主要是Crypto原生力量。但在那个阶段,Crypto仍是一个非主流的小众市场。然而,2024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比特币ETF获批、传统金融机构涌入、美国推出友好政策,Crypto市场逐渐转变为由政府引导、机构主导的格局。这为股票代币化创造了有利环境。目前推动股票代币化的主要有两类机构:第一类包括新型经纪商平台和加密货币交易所,如某股票交易应用和某些知名加密交易所。它们试图通过股票代币化来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第二类更值得关注,包括全球顶级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银行。它们管理着数十万亿美元资产,是传统股票市场的最大机构客户,同时也是主要投行和经纪商。这些金融巨头掌握着巨额资金、上市公司股票发行权以及大量机构客户,唯一缺少的就是自己的交易市场。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绕开传统交易所、自建新型市场的机会。对这些巨头而言,推动股票代币化只是将传统资产转移到链上的第一步。未来他们可能会构建专属区块链、推出基于股票的链上金融产品、建立新的流动性市场,甚至自建股票代币交易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逐步将流动性、发行方和交易用户从传统市场转移到链上,对传统股票交易所构成了潜在威胁。只要政策不阻挠,在巨大利益驱动下,这一进程很难逆转。那么,链上股票真的比传统股票更有优势吗?除了前面提到的全天候全球交易环境,链上金融还具有显著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在传统金融市场,记账和清算结算是最大的运营成本。而在区块链上,所有账目都公开透明,记账成本几乎为零;清算结算也可以实时在链上进行,大大降低了时间和资金成本。更重要的是,链上金融打破了传统市场在交易时间、地域准入和结算效率方面的限制,从而最大化了资本效率。粗略估算,链上金融的资本效率可能是传统金融的数十倍。此外,链上金融的可组合性使得各类协议可以灵活嵌套,进一步提升资本效率。面对如此高效的新型市场,传统金融巨头自然会积极参与。正如某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CEO所言,"未来的股票与债券,都将在统一的区块链上运行。"推动股票代币化只是开始,实现完全的链上金融市场需要一场彻底的金融变革,可以称之为"超时空资产运动"。这场运动面临的挑战包括:当前股票代币缺乏完整权益、流动性不足、法规不完善等。但随着金融巨头的持续推动,这些问题有望逐步解决。对Crypto从业者而言,这场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作为去中心化资产发行和交易环境的主流公链将受益,目前最具优势的是以太坊和某高性能公链。其次,已有的头部链上金融协议也将获得新的应用场景和用户。此外,专门支持股票代币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也可能成为新的创业方向。然而,对于大多数山寨币而言,如果无法成为链上金融的基础设施或核心组件,未来可能会更加暗淡。最后,比特币作为链上世界的价值锚和数字黄金,其地位仍然稳固。全球不断扩张的法定货币供应量将继续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这场波澜壮阔的超时空资产运动已经开启,你准备如何参与其中?
股票代币化浪潮:金融巨头布局链上市场的新机遇
超越Crypto视角:重新认识股票代币化浪潮
长期浸淫在Crypto领域的我们,常常陷入一种狭隘的思维模式。我们习惯性地评判事物时总是先问:"这对Crypto有什么好处?Crypto需要这个吗?能炒作吗?"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之为"Crypto本位"。
然而,当我们讨论股票代币化这个话题时,或许需要跳出这种固有思维,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也许不是Crypto需要股票,而是股票需要Crypto。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CEO,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传统股票市场,每天交易时间有限,周末和节假日休市,且存在严格的地域限制。
另一个是全天候运作的市场,全球任何有网络的人都可以参与交易你的股票。
哪个选择更具吸引力?
更进一步,如果你的股票代币不仅可以交易,还能在去中心化借贷平台上抵押借出稳定币?如果是分红股,甚至可能像某些代币那样被更多协议集成,成为各类收益产品的基础资产?这些都将为你的股票带来更多流动性和应用场景。
显然,后者提供的全天候全球化交易环境对上市公司来说更有吸引力。长此以往,拥有更多交易时间和用户基础的链上股票将获得更多流动性,最终可能掌握定价权。
这就是股票代币化对传统股票市场的潜在冲击。
有人可能会质疑,股票代币化已经讨论多年,为何现在突然成为热点?
确实,从2017年开始就有不少项目在探索股票代币化,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包括监管限制以及推动时机和主体的问题。
在2024年之前,推动股票代币化的主要是Crypto原生力量。但在那个阶段,Crypto仍是一个非主流的小众市场。
然而,2024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比特币ETF获批、传统金融机构涌入、美国推出友好政策,Crypto市场逐渐转变为由政府引导、机构主导的格局。这为股票代币化创造了有利环境。
目前推动股票代币化的主要有两类机构:
第一类包括新型经纪商平台和加密货币交易所,如某股票交易应用和某些知名加密交易所。它们试图通过股票代币化来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第二类更值得关注,包括全球顶级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银行。它们管理着数十万亿美元资产,是传统股票市场的最大机构客户,同时也是主要投行和经纪商。
这些金融巨头掌握着巨额资金、上市公司股票发行权以及大量机构客户,唯一缺少的就是自己的交易市场。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绕开传统交易所、自建新型市场的机会。
对这些巨头而言,推动股票代币化只是将传统资产转移到链上的第一步。未来他们可能会构建专属区块链、推出基于股票的链上金融产品、建立新的流动性市场,甚至自建股票代币交易所。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逐步将流动性、发行方和交易用户从传统市场转移到链上,对传统股票交易所构成了潜在威胁。
只要政策不阻挠,在巨大利益驱动下,这一进程很难逆转。
那么,链上股票真的比传统股票更有优势吗?
除了前面提到的全天候全球交易环境,链上金融还具有显著的成本和效率优势。
在传统金融市场,记账和清算结算是最大的运营成本。而在区块链上,所有账目都公开透明,记账成本几乎为零;清算结算也可以实时在链上进行,大大降低了时间和资金成本。
更重要的是,链上金融打破了传统市场在交易时间、地域准入和结算效率方面的限制,从而最大化了资本效率。粗略估算,链上金融的资本效率可能是传统金融的数十倍。
此外,链上金融的可组合性使得各类协议可以灵活嵌套,进一步提升资本效率。
面对如此高效的新型市场,传统金融巨头自然会积极参与。正如某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CEO所言,"未来的股票与债券,都将在统一的区块链上运行。"
推动股票代币化只是开始,实现完全的链上金融市场需要一场彻底的金融变革,可以称之为"超时空资产运动"。
这场运动面临的挑战包括:当前股票代币缺乏完整权益、流动性不足、法规不完善等。但随着金融巨头的持续推动,这些问题有望逐步解决。
对Crypto从业者而言,这场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作为去中心化资产发行和交易环境的主流公链将受益,目前最具优势的是以太坊和某高性能公链。其次,已有的头部链上金融协议也将获得新的应用场景和用户。
此外,专门支持股票代币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也可能成为新的创业方向。
然而,对于大多数山寨币而言,如果无法成为链上金融的基础设施或核心组件,未来可能会更加暗淡。
最后,比特币作为链上世界的价值锚和数字黄金,其地位仍然稳固。全球不断扩张的法定货币供应量将继续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
这场波澜壮阔的超时空资产运动已经开启,你准备如何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