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稳定币新规解析:性质定位、监管框架与货币政策影响

robot
摘要生成中

稳定币监管法规的分析与思考

近期,香港和美国相继推出稳定币相关法规,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对这两项法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稳定币的性质、各方诉求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等问题。

一、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要点

"草案"对稳定币做出了明确定义,主要包括:

  1. 以计价单位或经济价值储存形式表述
  2. 用于支付、清偿债务、投资和买卖
  3. 通过电子方式储存和转移
  4. 在分布式账本上操作
  5. 锚定单一资产或一篮子资产

在监管方面的主要规定:

  1. 发行主体必须是公司,最低资本金2500万港元
  2. 储备资产要求:市值不低于流通稳定币面值,与公司其他资金隔离,必须是高质量流动性强的低风险资产
  3. 风险管理要求:及时满足兑付,建立KYC和AML制度等
  4. 不得支付稳定币利息,持牌人只能经营稳定币业务

二、美国《稳定币统一标准保障法案》要点

美国法案与香港在监管逻辑上大体相似,主要区别在于:

  1. 分两级监管框架:市值超100亿美元的联邦监管,低于100亿美元可选择州级监管
  2. 对储备资产品种要求更为明确

两地法规的共同点是将本币稳定币合法化并纳入监管,同时防范对主权货币的负面冲击。

三、稳定币与银行本票的相似性

稳定币的发行和管理规则与银行本票基本相同:

  1. 客户用等额货币换取稳定币/本票
  2. 可用于支付、清偿债务等
  3. 发行方见票即付等额货币

稳定币可视为法定货币条件下的类货币,与早期纸币、庄票的产生逻辑类似。

四、稳定币相关方的诉求分析

稳定币的主要相关方包括:

  1. 付款人:追求更快捷、方便、低成本的支付方式
  2. 收款人:易于完成交易,可1:1兑换法币,可用于其他支付场景
  3. 发行人:寻求合理收益,如兑换手续费、储备资产投资收益等
  4. 技术支持方:获取相应回报
  5. 监管机构: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各方诉求的平衡将决定稳定币的发展前景。

五、稳定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作为一种类货币,稳定币会影响货币供应量:

  1. 若全部用于贷款,等于向市场投放等额货币
  2. 若部分用于购买国债等,会增加部分货币投放
  3. 若全部作为储备不投资,不会增加货币投放

稳定币的发行规模和监管模式必须纳入货币政策考量。其基于分布式账本的特性,可能形成有别于传统现金的流通规律。

六、对中国的建议

  1. 坚持技术中性,鼓励金融创新
  2. 认识到稳定币源于现实需求
  3. 为稳定币立法,促进创新并防范风险
  4. 发行人民币稳定币无实质法规障碍
  5. 人民币稳定币可为数字人民币拓展场景
  6. 创新稳定币与银行账户体系的无缝对接
  7. 发展稳定币应以服务新兴经济和人民币国际化为首要目的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rugged_againvip
· 08-02 23:18
又在画大饼
回复0
链上酱油师vip
· 08-01 21:24
算了吧,香港这规定土的掉渣
回复0
链游脱坑专家vip
· 07-31 12:46
又想割韭菜是吧
回复0
入场恐惧症vip
· 07-31 00:09
又来大规整了 挺好
回复0
假设性清算vip
· 07-31 00:09
严监管下连环爆仓 谁顶得住
回复0
稳定币焦虑症vip
· 07-31 00:01
这监管是认真的?
回复0
LiquidityWizardvip
· 07-30 23:50
理论上讲... 香港的2500万港币要求对于系统性风险缓解来说实在是太低了,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