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虚拟货币抢劫案引发法律思考:比特币获财产属性认定
虚拟货币抢劫案:加密资产的法律认定与保护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加密货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这些数字资产虽然表现为代码和数据,但由于其价值、可转让性和独占性,实际上具有财产属性。尽管中国禁止将虚拟货币作为法定货币使用,也禁止炒作,但在司法实践中,虚拟货币作为"特定虚拟商品"或"数据型财产"已得到广泛认可。
在刑事司法领域,涉及虚拟货币的案件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诈骗、盗窃和计算机犯罪等类型。然而,直接以暴力或胁迫手段获取虚拟货币的案件并不常见。2021年江西宜春发生的一起比特币抢劫案就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成为了一个典型案例,为加密资产在刑事案件中的定性和量刑提供了重要参考。
案情回顾:一场未遂的比特币抢劫计划
2021年5月,因炒币亏损的赖某得知一位老师持有至少5个比特币(当时单价约25.5万元人民币),萌生了抢劫的念头。他在网上发布信息寻找同伙,向某主动联系并加入。两人在酒店制定了详细计划,准备至少召集4人实施抢劫。
然而,在同伙到齐之前,警方就根据线索将两人抓获,犯罪计划尚未开始实施就被终止。一审法院认定两人构成抢劫罪,但二审法院认为案件仍处于预备阶段,未造成实际损失,也未对比特币价值作出合理认定,因此改判较轻刑罚。
抢劫比特币构成抢劫罪的法理依据
尽管比特币本质上是一串加密数据,但由于其具备交换性、可转让性及现实市场价值,符合"广义财物"的特征。法院引用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通知,将比特币定性为"特定的虚拟商品"和"数据型财产"。因此,抢劫比特币与抢劫现金或实物财产在法律性质上并无本质区别,同样构成抢劫罪。
本案中,虽然赖某等人未实际实施抢劫行为,但其准备工具、制定详细计划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的预备犯。法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最终认定其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予以减轻处罚。
虚拟货币犯罪的量刑考量:财产价值认定是关键
在涉及虚拟货币的犯罪案件中,如何准确估值是量刑的一大难点。二审法院认为,对于加密资产的价值认定应遵循"损失填平"原则,主要参考以下因素:
法院强调,虽然我国不承认比特币的货币地位,但并未禁止私人持有和转让。因此,被害人对虚拟资产的合法持有应受到法律保护。
结语:加密资产法律保护的未来展望
本案的裁决不仅为涉虚拟货币抢劫案件提供了指导,也表明中国刑法实务已广泛认可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虽然加密资产不具货币属性,但其财产价值得到了认可。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侵害这类资产,只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都将以财产类犯罪论处。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涉及加密资产的刑事案件将更加多样化。未来法律需要进一步明确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市场估值标准以及数据与财产的界限,建立更加统一、稳定的司法裁判规则。同时,相关法律从业者也需要深入学习加密领域知识,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可以预见,加密资产将逐步获得更多法律认可和保护,而任何侵犯其持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也将受到法律的严厉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