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京東香港穩定幣項目進展與全球穩定幣發展趨勢分析
數字穩定幣:京東的香港探索與全球趨勢分析
數字穩定幣領域近期發生了幾個標志性事件:
此外,業內普遍認爲美元穩定幣是美元霸權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延伸,而港幣穩定幣可能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種落地方式。
京東在香港發行穩定幣是中國在數字貨幣領域的積極探索。本文將分析京東香港穩定幣項目的背景、進展與技術實現,評估其影響,並探討穩定幣的盈利模式、政策環境及全球趨勢。
1. 當前進展概述
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幣鏈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正積極推進港元穩定幣的發行試點,旨在提升跨境支付能力並服務實體經濟。2023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將立法建立穩定幣發牌制度。京東隨即啓動牌照申請,於2024年7月成功入選香港金管局首批"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參與者。2024年下半年起,京東穩定幣進入沙盒測試,目前正針對零售和機構用戶的PC及移動端應用,聚焦跨境支付、投資交易和日常零售消費等場景。
京東穩定幣項目獲得了香港監管的認可與指導。通過監管沙盒,金管局讓有意在港發行穩定幣的機構測試方案,並與監管方雙向溝通。京東幣鏈科技積極與香港金管局保持溝通,也與全球其他地區監管機構合作,推動穩定幣業務的全球合規拓展。目前京東穩定幣尚未正式面向公衆發行,官方提醒公衆警惕相關詐騙信息。根據公司負責人劉鵬介紹,京東穩定幣已處於沙盒測試後期,待香港正式頒發牌照後有望推出市場。
整體時間線: 2023年底 - 香港制定穩定幣監管框架 2024年7月 - 京東進入沙盒試點 2025年5月 - 香港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
2025年中 - 京東穩定幣完成多輪測試,發行在即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京東與監管和產業夥伴密切合作。香港金管局於2024年3月推出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試點,截至2024年7月已收到數十家機構諮詢申請。首批參與沙盒的機構除京東外,還包括發行港元穩定幣"HKDR"的圓幣科技,以及由渣打香港牽頭的港元穩定幣合資項目。監管方面,香港金管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等與京東幣鏈科技保持溝通,確保項目符合條例要求。京東也與渣打銀行(香港)等傳統金融機構探索合作機會,共同完善穩定幣的應用生態。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金融監管機構在2025年5月30日正式實施《穩定幣條例》,標志着京東等首批試點機構距離正式持牌發行更近一步。
2. 戰略意義
對京東集團而言,發行數字穩定幣對京東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一方面,穩定幣可作爲京東全球業務的支付基礎設施,解決跨境支付結算中的痛點。京東幣鏈科技CEO劉鵬表示,穩定幣具有一定貨幣屬性,又兼具數字資產技術優勢,可彌補傳統加密貨幣波動大的缺陷,在支付領域嶄露頭角。京東穩定幣的定位並不局限於服務京東自身電商生態,而是面向全球企業和個人,提供更高效、低成本、安全的支付方案。通過掌握法定貨幣與加密貨幣兌換的橋梁,京東有望在跨境電商、海外市場收單結算等領域取得主動權。
此外,穩定幣發行還能爲京東金融科技板塊帶來資源和利益,例如獲得用戶沉澱資金的利息收益、提升交易數據積累等。
總體而言,穩定幣項目有助於鞏固京東作爲技術驅動型服務企業的定位,拓展金融科技版圖。
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而言,京東選擇在香港發行穩定幣,凸顯了香港在數字貨幣試驗中的獨特價值。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擁抱虛擬資產和Web3產業,致力於鞏固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此次《穩定幣條例》的通過和沙盒試點的推進,使香港成爲全球首個針對法定貨幣穩定幣建立全面監管框架的司法管轄區。這對香港意義重大:其一,穩定幣作爲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代表,有望提升香港金融市場的創新活力和競爭優勢;其二,穩定幣試點吸引了包括京東、渣打在內的知名中外企業參與,帶動資本市場對相關概念的關注;其三,通過在香港率先規範穩定幣,香港可在國際規則制定中掌握一定話語權。
有分析指出,穩定幣發展實質上是將美元的主導地位延伸到加密領域,誰制定規則誰就能在未來貨幣體系洗牌中佔先機。因此,香港押注穩定幣,有望在新一輪金融變革中扮演關鍵角色。
香港穩定幣試驗對中國大陸內地數字金融發展也具有啓示意義。
目前中國大陸對加密貨幣和穩定幣仍持嚴格監管態度,主要推進央行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的落地。然而香港的實踐表明,在合規框架下穩定幣可作爲支付工具而非單純投機資產,監管邏輯正轉向將其視爲金融基礎設施。中信證券研報認爲,香港和美國推進穩定幣立法,將爲實體資產代幣化提供穩定的交易媒介,促進中國大陸企業在港發行真實世界資產(RWA)項目的落地。
同時,穩定幣政策的落地有望間接助推香港與內地在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供應鏈金融等接口建設方面的合作。京東劉鵬也透露,團隊在積極研究離岸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發行可能,爲人民幣跨境流通提供新工具,但這需要與內地監管溝通。
可以預見,香港穩定幣的成功試點將爲內地觀察提供樣本:一方面,驗證數字貨幣在貿易結算、消費支付中的實際效益;另一方面,也倒逼內地思考如何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吸收穩定幣的優勢融入未來數字金融體系。例如,不排除未來數字人民幣參考穩定幣機制,提高跨境可用性和編程功能等。
總之,香港穩定幣項目作爲"前沿試驗田",其經驗和教訓將影響中國大陸數字金融監管與創新的走向。
3. 技術實現
3.1 技術架構與底層鏈選擇
京東穩定幣採用區塊鏈技術架構發行,是基於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的數字代幣。據項目負責人介紹,京東穩定幣將錨定港元(HKD)這一法定貨幣,以1:1比例保持價值穩定。這意味着每發行1枚京東穩定幣,後臺都有等值1元港幣的儲備資產作爲支撐。
選擇公有鏈作爲底層,是爲了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帳本、點對點傳輸、可編程等特性,實現價值的透明流轉與快速結算。同時,採用主流公鏈有助於提高穩定幣的兼容性,方便不同錢包、交易平台和應用接入。
目前未公布具體所依托的公鏈名稱,但推測可能基於以太坊等成熟鏈,或京東自研的可監管聯盟鏈架構升級而成,以兼顧性能和合規需求。
3.2 錨定機制與儲備托管
作爲法幣穩定幣,京東穩定幣採取100%足額儲備的錨定機制,即每一單位代幣都有高質量、高流動性的資產做儲備,以確保價格穩定和持有人可按面值贖回。
根據京東幣鏈科技和圓幣科技官網的信息,兩家即將發行的港元穩定幣均1:1掛鉤港元,儲備資產由高流動性資產構成,存放於持牌金融機構的獨立帳戶,並通過定期披露報告供外界查詢。這意味着京東穩定幣的儲備金可能主要是現金及銀行存款、短期國債等低風險資產,存放在經認可的托管銀行帳戶中,與發行主體自有資金隔離存管。此種托管安排可以防止發行方挪用儲備,保護持有人權益。
香港監管要求穩定幣發行人須隨時按面值贖回持有人的代幣,因此京東穩定幣設計了完善的贖回機制:用戶可提出贖回申請,發行方承諾在合理時間內以法幣等值兌付。同時,系統會通過智能合約或後臺系統對發行、回收流程進行記錄,確保鏈上代幣數量與儲備資產實時對應。
3.3 跨境支付與智能合約機制
京東穩定幣的技術實現重點之一是在跨境支付場景中的應用。
借助區塊鏈的點對點傳輸特性,兩地資金清算可繞過傳統多級中介,實現近乎實時到帳,降低跨境匯款的手續費和匯率成本。京東方面透露,測試場景包括跨境貿易支付和零售支付。例如,在跨境電商中,海外消費者可直接使用京東穩定幣支付,相比信用卡渠道節省兌換手續費;供應商也可通過穩定幣及時回收貨款,加速資金周轉。
此外,京東正在與其港澳線上商城等收單場景對接測試穩定幣支付,有望解決以往零售支付中存在的結算慢、手續費高等痛點。
智能合約機制方面,穩定幣作爲區塊鏈代幣天然可編程。這意味着企業可以將穩定幣集成到智能合約中,實現自動化支付和金融創新。例如,在供應鏈金融中,可編寫合約當物流系統確認收貨後自動釋放穩定幣貨款給供應商,從而減少人工介入和信用風險。再如,在遊戲或數字資產交易中,穩定幣可充當結算媒介,通過合約實現即時清算和分潤。
京東穩定幣預計也會支持基本的合規功能,例如黑名單和凍結功能,以滿足反洗錢和制裁要求(類似主流穩定幣USDC的做法)。
整體技術方案上,京東穩定幣兼顧了開放性與合規性,通過鏈上鏈下結合的方式,既發揮了區塊鏈跨境流通、高可用的優勢,又在儲備托管、信息披露等方面滿足了監管要求,爲後續大規模應用奠定技術基礎。
4. 數字穩定幣的盈利模式
4.1 鑄幣稅和利差收入
發行穩定幣帶來的首要盈利來源是鑄幣稅或利差收入。
本質上,持幣用戶將法幣兌換爲穩定幣,相當於發行人獲得了一筆免息的資金沉澱。發行人可將這筆儲備金投資於低風險的利息資產,從而賺取利息差。
以全球穩定幣的例子來看,由於近年利率上升,穩定幣發行商利潤大增。據Circle公司披露,其發行的USDC穩定幣在2021年利息收入僅爲2800萬美元,而2023年預計飆升至21億美元。這反映出當利率提高時,發行人手握巨額儲備可以獲得可觀利息收益。類似地,Tether公司(USDT發行方)也報告了驚人的利潤------2023年上半年淨利潤達到約22億美元,主要源自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