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成長型的能力,一定是靠勇敢作爲起點的。自律啊表達、堅持、放下。勇敢他是被人誤解最深的一個能力。我們往往覺得好像善良是人最稀缺的能力,但其實不是。因爲善良他可能是懦弱的延伸,但勇敢永遠不是溫吞的附庸。勇敢他是害怕加上行動完全不害怕。那不是勇敢,那是夯。從心理學上面說,勇敢他是一個情緒和行動脫鉤的經典案例。勇敢者首先他是有害怕,其次他是能察覺到他自己害怕,最關鍵的是他還採取了行動。而很酥脆的魯莽者就是不察覺,不怕去行動。逃避者是害怕察覺不行動。所以只有勇敢的人是三樣都做到的。再重復一遍,我知道我害怕並且採取行動,這是勇敢的定義。爲什麼說他稀缺啊?因爲他的情緒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爲人類他本人他是抗拒痛苦的,所以逃避是大部分人默認的模式。第二,認知門檻比較高,他要看清恐懼的來源,主動去接觸,而不是無腦的衝動,還要高度的察覺,情緒調節還要有選擇性。第三,他的行動門檻也很高,行動往往沒有掌聲,也沒有保證的結果。多數人都是等準備好了才行動,但勇敢的人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也行動。勇敢往往無法被看見,也不會立即被獎勵。他不像聰明、漂亮、努力那麼容易被點讚,他是反人性的機制。他常常要求你突破安全區,比他天然就不是大部分人具備的能力。所以勇敢,他比聰明更難,比勤奮更深。聰明可能是靠天賦,勤奮靠的是習慣,但勇敢只能靠你一次又一次做了就知道的選擇,但這個能力從小就要去培養,他並不是想象的說啊,你要膽子大一點
查看原文